2005年统计分析显示,不同行业的员工敬业指数有所不同。在参与调查者中,金融职业的员工敬业指数最高,达到42.75;其次为贸易?进出口职业的员工,其敬业指数为41.31;第三为运输、物流职业者,其敬业指数为40.62;通信电信业员工敬业指数为列第四为40.20;排在第五到八位的行业为医疗、生物工程、制造业、IT业、建筑?房地产,敬业指数依次为:39.94、39.90、39.78、39.64,四者差距不大;排在第九位的行业是教育、培训,其敬业指数为38.45;第十位的是政府、公共事业,其敬业指数为36.44。
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仅有2%的员工工作敬业,到2012年这一数字上升为6%。怠工员工的比例也从31%减少到26%。但两者均比于世界平均水准(敬业:13%,怠工:24%)存在差距。[2] 2011年中国员工综合满意度水平为59.28分,综合敬业度水平为62.28分。虽然敬业度分值比满意度分值高3分,但二者都处于较低的水平。
无论工作者是什么教育背景或者从业领域,中国员工的敬业程度都没有太大差别,都属于全世界最不敬业的员工。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员工的敬业比例仅为7%,只比初中以下学历的工作者高2%。从工作领域来看,最不敬业的不是专业化程度最低的体力劳动者,而是办公室里的上班族——不仅敬业者比例最少,而且怠工者比例也最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