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yu

鹬蚌相危

鹬蚌相危
鹬蚌相危的意思
鹬蚌相危的拼音:yù bàng xiāng wēi
鹬蚌相危的注音: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ㄨㄟ
鹬蚌相危的繁体字:鷸蚌相危
鹬蚌相危的近义词:鹬蚌相争,鹬蚌相斗
鹬蚌相危的组合结构:abcd 主谓式
鹬蚌相危的详细解释:

同“鹬蚌相持”。

出处北齐・魏收《为东魏檄梁文》:“鹬蚌相危,我乘其弊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【释义】

相危,相危害。“鹬蚌相危”犹“鹬蚌相争”。见“鹬蚌相争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鹬蚌相争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战国时代,七雄并立,互相征战不休。有一次,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,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,认为两国互相战争,必然生民涂炭,又担心燕、赵两败俱伤,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,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,希望他能够停战。苏代见到赵惠王,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,反而说了一个故事︰“大王啊,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,看到一只蚌,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。这时飞来一只鹬鸟,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。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,把鹬的喙给夹住了。鹬说︰『如果今天不下雨,明天不下雨,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!』蚌也不甘示弱地说︰『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,明天嘴也拔不出去,很快你也活不了。』双方争执不休,谁也不肯让谁。有一个渔夫经过,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。”苏代接著说道︰“大王啊,今日赵国攻打燕国,燕国必然全力抵抗,两方僵持不下,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,会趁机消灭赵、燕两国啊!”赵惠王听了,觉得很有道理,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划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鹬蚌相争”,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,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。

【书证】

    01.北齐・魏收〈为东魏檄梁文〉:“鹬蚌相危,我乘其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