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guo 查看: 11
裹足:包缠住脚。
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,不能前进。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。
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0回:“奈奉阳君妒才嫉能,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,卷口而不言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思想保守。
犹“裹足不前”。见“裹足不前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裹足不前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范雎,战国时魏人。他本是魏国须贾的门客,曾替魏昭王出使齐国,却被怀疑与齐国私通,回国后,差点被魏相打死。后来范雎逃到秦国,写了一封信给秦王,说有要紧的事求见。当时秦国的实权操在秦昭王母宣太后及宰相穰侯的手上,秦王一直没有时间接见范雎。后来终于有一天秦王召见范雎,向范雎求教,但范雎总是恭敬地应诺,却什么话都没有说。秦王以为范雎不肯教导,范雎谢罪说:“臣想建言的都是匡助君王的大事,但不知秦王您的心意如何,所以您三次问臣,臣才都没有回答。臣并不是不敢说,就算臣说了明天就得死,臣也不怕,只要对国家能有所帮助,就是臣最大的光荣。臣怕的是,臣死了以后,天下的人看到臣尽忠而被杀,会因此十分畏惧而不敢进言。如果您上面害怕严厉的太后,下被奸臣迷惑,整日住在深宫里,迷糊度日。这样下去,大则会亡国,小则会使自己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,这是臣所担忧的。”秦昭王听了说:“恳请先生指教!不管事情大小,不管牵扯到谁,即便上至太后,下至朝廷百官,也请先生直说。”范雎就向秦王进言实行远交近攻政策,以统一中原。当下,秦昭王拜范雎为客卿,过了几年,秦昭王把相国撤职,并且不让太后参政,正式拜范雎为丞相。后来“裹足不前”这句成语,就从原文的“裹足莫肯即秦”演变而出,形容有所顾忌,而停止脚步,不敢向前。
01.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○回:“奈奉阳君妒才嫉能,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,卷口而不言。”
hesitate to move forwa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