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mo 查看: 14
犹摩顶放踵。
出处:南朝・陈・沈炯《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》:“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,摩顶至踵之恩,能不沥肝抽肠,共诛奸逆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不辞劳苦。
犹“摩顶放踵”。见“摩顶放踵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摩顶放踵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,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,以期能对治理国政有所帮助。而战国时候,杨朱的贵己学说和墨子的兼爱学说恰巧形成强烈的对比,在《孟子》书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两人思想的差别。孟子说:“杨子主张为我,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打算,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样微小的东西而对天下有利,也不肯做。然而墨子的兼爱主张,却是一种平等之爱,纵使是磨秃了头顶,走破了脚后跟,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的事,他便会奋不顾身地去做。”后来《孟子》原文中的“摩顶放踵”,就用来比喻舍己救世,不辞劳苦。
01.南朝梁・刘孝标〈广绝交论〉:“鸡人始唱,鹤盖成阴,高门旦开,流水接轸。皆愿摩顶至踵,隳胆抽肠。”
02.唐・陈子昂〈谏灵驾入京书〉:“伏自思之,生圣日,沐皇风,摩顶至踵,莫非亭育,不能历丹凤,抵濯龙。”
wear oneself out from head to foot to help oth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