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qian 查看: 15
先前态度傲慢;后来恭敬有礼。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。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苏秦列传》:“苏秦笑谓其嫂曰:‘何前倨而后恭也?’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帝有葛仙翁笑诞:“猴子是何前倨后恭?”(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一回)
正音:“倨”,读作“jù”,不能读作“jū”。
辨形:“倨”,不能写作“居”。
故事: 战国时期,纵横家苏秦求父亲给他新皮袍和百两黄金,前去秦国游说他的政治主张,没有成功只好灰溜溜地回家,嫂子连饭都不给他吃。他并没灰心,闭门读书,甚至用锥刺股来提醒自己,后来他成为六国的丞相,回家时嫂子跪地不敢抬头。
先前傲慢无礼,后又谦卑恭敬。比喻待人势利,态度转变迅速。#语出《战国策・秦策一》。△“引锥刺股”、“今恭昔慢”
(苏秦)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。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羸縢履𫏋,负书担橐,形容枯槁,面目犁黑,状有归色。归至家,妻不下纴,嫂不为炊,父母不与言。苏秦喟叹曰:“妻不以我为夫,嫂不以我为叔,父母不以我为子,是皆秦之罪也。”乃夜发书,陈箧数十,得《太公阴符》之谋,伏而诵之,简练以为揣摩。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曰:“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,取卿相之尊者乎?”期年揣摩成,曰:“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!”……将楚王,路过,父母闻之,清宫除道,张乐设饮,郊迎三十里。妻侧目而视,倾耳而听;嫂,四拜自跪而谢。苏秦曰:“嫂,何前而后卑也?”嫂曰:“以之位尊而多金。”苏秦曰:“嗟乎!贫穷则父母不子,富贵则亲戚畏惧。人生世上,势位富贵,盖可忽乎哉!”
[1]说:音shuì,用言语劝人,使其听从或采纳。
[2]洛阳:东周的首都,为苏秦的故乡。位于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阳盆地内。
[3]蛇行匍伏:像蛇一样曲身在地上爬行。匍,音pú。伏,伏地而行。。
[4]倨:傲慢无礼。
[5]季子:苏秦的字。
另可参考:《史记・卷六九・苏秦列传》
“前倨后恭”原作“前倨后卑”。苏秦是战国时的纵横家,在他刚学成时,到秦国想向秦王求官。他连续上书十次,但都不被采纳,只有丧气的回家。回家后,家人都看不起他。于是他闭门苦读,想争一口气。他找出《太公阴符》一书,反复熟读,不断揣摩,每逢困乏想睡之时,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终于理解书中道理。后来苏秦又去各国游说,他主张合纵政策,说服了齐、燕、赵、楚、韩、魏六个国家结为同盟,共同对付秦国,苏秦因此担任六国宰相,佩带六国相印,也让秦国因此不敢东侵。有一次苏秦因公经过故乡洛阳,苏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,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,嫂嫂也伏地叩拜。苏秦看了,说:“嫂嫂,你为何从前的态度那么傲慢,现在却又那么谦卑呢?”嫂嫂答道:“你现在做了大官,既尊贵,又有钱啊!”苏秦叹了口气说:“哎!贫穷时父母都不把你当儿子看待,富贵时亲友都畏惧你,难怪人们要看重权势利禄了!”《战国策》原文对苏秦嫂嫂的描述是“何前倨而后卑”,《史记・卷六九・苏秦列传》作“何前倨而后恭”,后来就从这里演变出“前倨后恭”的成语,用来比喻待人势利,态度转变迅速。
01.《史记・卷六九・苏秦列传》:“苏秦笑谓其嫂曰:『何前倨而后恭也?』”
02.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:“谢遏夏月尝仰卧,谢公清晨卒来,不暇著衣,跣出屋外,方蹑履问讯。公曰:『汝可谓前倨而后恭。』”
03.《西游记》第五一回:“行者道:『不敢!不敢!不是甚前倨后恭,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。』”
04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回:“说完,送出计老头去了。正是前倨后恭,人还好过。”
语义比喻待人势利,态度转变迅速。贬义。
类别用在“态度势利”的表述上。
①这种前倨后恭的势利小人,不可深交!
②他那种前倨后恭的模样,我真看不惯。
③知道我当了主任,他前倨后恭的态度,令人憎恶。
④他从盛气凌人一变而为谄媚温驯,前倨后恭,莫此为甚。
⑤也许受到宗教的影响,他的态度前倨后恭,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。
⑥起初他很傲慢,等看到我的名片后,立即打躬作揖,标准的前倨后恭。
⑦也许是人性的弱点吧!社会上像他那样前倨后恭,趋炎附势的人还真不少。
形音倨,音jù,傲慢无礼。不可写作“拒”。
be first supercilious and then deferenti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