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ri 查看: 2
参见[日薄西山]。
犹“日薄西山”。见“日薄西山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日薄西山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汉代的辞赋家扬雄博学多闻,喜欢写赋,早年最欣赏司马相如的作品,常常模仿他的风格。后来觉得战国时屈原的文才比司马相如更好,但他怀才不遇,投江自杀。扬雄每次读到他的作品〈离骚〉,都为他对国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贬的忧伤而感动不已,但他并不赞同屈原自残的行为。扬雄一生淡泊名利,安贫乐道,认为受重用与否是命运,自己无法掌握。不得意时就该像龙蛇般沈潜在水中,等待机会的来临。所以他常取用〈离骚〉的词句写文章来论述屈原,其中有两句“临汩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”,就是他认为屈原自己在〈离骚〉里写到“老冉冉其将至”、“日忽忽其将暮”等,觉得自己来日无多,希望上天能多留点时间,让他有一展抱负的机会,但最后为何又走上绝路呢?扬雄在句子里用太阳西沉来比喻生命即将到尽头,后来“日薄西山”演变为成语,就被用来比喻人已近老,生命将尽;或事物接近衰亡。
01.《艺文类聚・卷七二・食物部・酒》引晋・张载〈酃酒赋〉:“于是欢乐既洽,日薄西隅。主称湛露,宾歌骊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