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wan 查看: 29
死的可能极大,活的希望极小。比喻冒生命危险。
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司马迁传》:“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,赴公家之难,斯以奇矣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;同九死一生。
例子:有当时一个遗民,于万死一生之中,逃出性命,做了一本《扬州十日记》,叙述杀戮之惨。(清・陈天华《狮子吼》第二回)
故事: 隋朝末年,李渊奉命到山西镇压起义军,受到隋炀帝的监视。李世民劝李渊起兵反隋。李渊在太原起兵,立国号唐。李世民率领尉迟敬德、秦叔宝、张亮等出生入死,经过无数次战役才平定天下,李世民自我感慨万死一生才取得政权。
犹“九死一生”。见“九死一生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九死一生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屈原(公元前343—?),名平,又名正则,字灵均,战国时楚人。曾做左徒、三闾大夫,怀王时,遭靳尚等人毁谤,被放逐于汉北,襄王时被召回,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,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,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。楚怀王时,屈原因谗言被疏,忧愁幽思而作〈离骚〉,以表明爱国心志。全文词采雅丽,为一长篇韵文,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。其中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 二句,意思是说楚怀王不了解屈原为了忠君爱国,死守善道,即使历经多次近于死亡之险境也不后悔的一片赤诚,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他,但还是不放弃自己的理想,绝不与奸佞之徒同流合污。后来“九死一生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历经极多、极大的危险而幸存。亦用“九死一生”比喻幸免于死的人很少,亦用于比喻生命迹象微弱,濒临死亡。
01.唐・独孤及〈为杭州李使君论李藏用守杭州有功表〉:“挺身履险,出万死一生之地,与贼转战。”
02.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四回:“臣万死一生,此来非同容易。”
a narrow escape(escape by a hairbreadt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