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you 查看: 10
犹“悲天悯人”。见“悲天悯人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悲天悯人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唐德宗时,有个叫阳城的人担任谏议大夫,主司规谏天子的职务。他学问很好,饱读诗书,却不常发言。当时与他同朝为官的韩愈看不过去,认为以他的学识,应该多给予皇帝意见,作好谏官的职务。于是写了〈争臣论〉这篇文章,讥讽阳城没有尽到职责。阳城当时看了并不以为意,但后来大臣裴延龄诬陷忠良,陆贽等人遭到罢黜。阳城便上疏指责裴延龄,论述他的罪状,替陆贽等人申诉,并极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龄为相。由此看来,韩愈的这篇文章应当发挥了功效。〈争臣论〉整篇文章采设问法,假设有人问关于阳城的问题,韩愈再一一解答,表述自己对阳城的看法。阳城和一般官员不同,他高中进士后,反而隐居在中条山,不出来作官。很多人仰慕他的学问与情操,前来从他求学,后来才被德宗召为谏议大夫。韩愈就在文章中假设有人问:“阳城不是自愿要作官的,他不发言也是谨守本分,何必这么苛责他?”韩愈回答:“自古以来,圣贤之人都不是为了获取名利与权势而作官,而是忧虑时局的动荡,哀怜百姓的疾苦。学得了治世之道,不肯独善其身,总想利用所学,对国家人民有所贡献。如果阳城是个贤人的话,就应该知道现在时势的困顿,为百姓所受的苦难而哀伤,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完成改善时局的职责,怎么可以只顾过自己的安逸生活呢?”后来,文中的“畏天命而悲人穷”演变成“悲天悯人”这句成语,指忧伤时局多变,哀怜百姓疾苦。
01.明・袁宏道〈第三问策〉:“昔孟子之序好辨(辩)也,述禹、周以来圣贤之苦心,千古一辙,而其一段忧世悯人之意,至于欲用不获,而托之空言,读之真可使人堕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