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zu 查看: 17
犹言趾高气扬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公孙戍趋而去。
未出,至中闺,君召而返之,曰:‘子教文无受象床,甚善。
今何举足之高,志之扬也?’”。
出处:《战国策・齐策三》:“公孙戍趋而去。 未出,至中闺,君召而返之,曰:‘子教文无受象床,甚善。今何举足之高,志之扬也?’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神态。
例子:若初进者足高气扬,凌轹前辈。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谐谑·术艺》
即“趾高气扬”。见“趾高气扬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趾高气扬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战国时,齐国大臣孟尝君到楚国为相,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为见面礼,命登徒送去。登徒觉得象牙床太贵重,要是不小心弄坏了可赔不起,便央求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想办法阻止此事,事成后愿以祖传的宝剑做为答谢。公孙戍答应帮忙,便去见孟尝君,劝他不要接受楚国的这个礼物,孟尝君问他为什么,他说:“您所到的小国,均敬仰您、信赖您,是听闻您在齐国能解救民生贫困,使即将灭绝者得以存续。那些国家的杰出人士,都将国事嘱托于您,是因为仰慕您的义气与廉节。今天若接受楚国这个贵重的礼物,那么其他您尚未造访的国家要如何接待您呢?所以臣劝您不要接受这份厚礼。”孟尝君听了觉得有道理,立即接受他的建议。 公孙戍于是快步离去,但是还没出门就被叫回来。孟尝君问他:“你要我别收这份礼的建议是很好,但是你为什么走路时把脚抬得那么高?样子显得那么神气?”公孙戍说:“因为我有三件喜事,还外加一支宝剑。”孟尝君问他说的是什么,他说:“您有门下食客好几百人,都没人敢进谏,只有我敢,这是一喜;再者,我的谏言又获得采纳,这是二喜;进谏后可使您免于过错,这是三喜。此外,登徒不愿护送象床,他允诺:我如果帮了他的忙,便送我宝剑一把作为答谢。”孟尝君问他是否收到宝剑,他说还没有。孟尝君不但要他赶快去把宝剑收下,还在门板上写下:“能使我扬名、阻止我犯错,纵然私下收受宝物的人,都请快来进谏。” 除了《战国策》之外,时间较早的《左传》已有“举趾高”的说法。《左传・桓公十三年》:“春,楚屈瑕伐罗,斗伯比送之。还,谓其御曰:『莫敖必败。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』”说的是:斗伯比觉得莫敖走路时脚抬得很高,显得很骄傲,必定会失败。不过,在《战国策》中,除了“举足之高”的用法又接以“志之扬”,语义较完整。后来“趾高气扬”这个成语应该就是从《战国策》演变而出,用于形容人骄傲自满、得意忘形。
01.明・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・卷二六・谐谑・术艺》:“若初进者足高志扬,凌轹前辈,其胸必挺而高,袍须前长后短。”
02.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五回:“(乐)羊受觞饮之,足高气扬,大有矜功之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