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dao 查看: 1
犹言道合志同。
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又谢庞参政启》:“尝托僚寀,获友高明,道同志合,出处如一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志趣相投的人。
例子:清·王源《刘处士墓表》:“予以修《明史》,亦馆于徐,与处士道同志合,日讨论天地阴阳之变,伯王大略。”
即“志同道合”。见“志同道合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志同道合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志同道合”原作“道同志合”。《论衡》是汉代王充所作,〈逢遇〉篇主旨在说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风顺,要有好时机,遇到一个提拔自己的人,才高行洁,不保证能够当官。王充列举虞舜、许由二人,都是唐尧时的圣人,但虞舜继承帝统,许由却遁入山林;太公、伯夷二人,都是周朝时的贤人,但太公受封,而伯夷却饿死首阳山下。虽然都是圣者贤人,彼此理想、志趣一致,但是同中有异,合中有离,人的境遇不同,结果也就迥异,终究都是取决于出生能否逢时,所遇能否得人。后来“志同道合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。出现“志同道合”的书证如宋・陈亮《陈亮集・卷一九・书・与吕伯恭正字四首其二》:“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,志同道合,便能引其类,自非元恶大憝,皆可借其利心以成回复之势。”
01.汉・王充《论衡・逢遇》:“夫贤圣道同,志合趋齐,虞舜、太公行耦,许由、伯夷操违者,生非其世,出非其时也。”(源)
02.宋・司马光〈授校勘谢庞参政启〉:“尝托僚采,获友高明,道同志合,出处如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