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不扬波;湾流入大洋。昔日庙前是古老的码头,各国前来贸易的海船都停泊在这个地方,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。据史籍记载,西晋太康二年(公元281年),罗马帝国遣使访问中国,沿海路至广州,继至京都洛阳。东晋元兴元年(公元402年),广州已成为全国海外贸易的中心,“珍异所出,一箧之宝,可资数世。”迄至南北朝时期,广州是“舟舶继路,商使交属”的港口,又是“四方珍怪,莫此为先”、“瑰宝溢目”的城市。隋唐时期海运贸易发展迅速,唐时船队满载丝绸茶叶、陶瓷产品出口。外国人赞誉中国丝绸透明, 薄如蝉翼,瓷器精美,晶莹洁白,争相购买。船队从广州出发,到达波斯湾,一直远达非洲东岸进行贸易,在海路上沟通了亚非两大洲的联系,促进了中非友好的交往和贸易的往来。航线长达一万多公里,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航线,称为“广州通商夷道。”元代,与广州有贸易交往的国家和地区,多达200多个。明代,番舶向广州输入大量白银,购买丝绸等产品。清初,珠江上番舶帆船长列几英里。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,带来了广州的经济繁荣,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。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,东西方的文化也沟通交流,佛教、回教、天主教也从海外传入广州。
广州南海成为四海之首,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,对外贸易的最重要港市。然而大海变幻无常,神秘莫测,时而风平浪静,时而波涛翻滚,给航运造成巨大的威胁。隋开皇十四年(公元594年),隋文帝下诏在广州南海建南海神庙,祈求海神庇佑,海不扬波,航运畅通。嗣后,历代皇帝都派大臣至庙拜祭海神。